1、当事人伙同证人进行虚假陈述,妨碍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一)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但是,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作为证人。
(二)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 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三)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但是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 提交书面证言。“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
(四)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五)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六)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特点以及庭审程序的具体步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程序中审理民事纠纷的一种诉讼形式,主要解决物质损失赔偿问题。庭审程序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和宣布休庭等待判决等环节。当事人需了解相关的刑事法律规定、民事赔
法院开庭后的调查程序。在开庭审理案件后,如果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可以休庭并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证据的方式包括勘验、检查、查封等。当事人和辩护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等。法庭调查内容包括当事人陈述和出示证据及质证,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环节
庭审结束后被告人提出补充意见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结束后,在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权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最后意见。刑事诉讼庭审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评议审判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