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减刑 >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减刑标准是什么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减刑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2-03-07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0800
故意伤害罪犯在服刑的过程中,如果认真接受了监狱的改造,有悔改的表现、立功表现,而且阻止了其他重大犯罪活动或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争取到减刑机会。关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减刑标准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减刑标准是什么

1、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罪犯坐牢后,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了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或者是有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等重大立功表现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减刑起始时间与间隔时间如何规定

1、减刑的起始时间,是指罪犯被执行刑罚多少时间后才可以依法减刑;减刑的间隔时间是指第一次减刑与第二次减刑之间应相隔多少时间的规定。

2、被判处五年以上的,一般在执行一年半以后可依法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相隔二年以上。

3、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次减二年至三年,第二次减刑时,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4、被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比照前述规定适当缩短起始和间隔时间。

5、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执行二年后方可减刑。

6、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缓期二年执行期间不得减刑,二年执行期满可减刑。

7、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限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限不得少于十年;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不得少于十二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在受害人拥有证据或公安机关决定追究的情况下,受害人可提起自诉。相关法律参考包括侮辱、诽谤案等八项案件,被害人可直接起诉。对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刑罚判定,根据伤亡后果、伤残等级、手段的残忍程度等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来确

  • 刑事案件判刑五年如何减刑

    刑事案件判刑五年的减刑流程和规定。执行机关需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交减刑建议书,并组成合议庭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案件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减刑申请需经过法定程序,包括审查材料、审理和裁定等。减刑裁定需及时送达给相关机关和罪犯本人。人民

  • 过失致人轻伤是否构成治安管理违法行为

    过失致人轻伤是否构成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问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违法行为。人身伤害分为轻伤、重伤和致人死亡,轻微伤不构成犯罪行为。立案侦查后,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国家公权力介入。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在特定情况下可判处拘役或管制

  • 无期徒刑的减刑条件和限度

    无期徒刑的减刑条件和限度。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等行为,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和对抗自然灾害等。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有限制,如无期徒刑减

  • 家暴致流产如何判定
  • 未执行财产刑是否影响减刑的问题
  • 精神病在牢里如何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