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证据

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证据

时间:2022-04-07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0841
公诉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补充的和审判人员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应当经过当庭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关于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证据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的定案效力

1. 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的质证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的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必须在庭审过程中进行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2. 例外情况

然而,对于不影响定罪量刑的非关键证据、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以及认定被告人有犯罪前科的裁判文书等证据,经庭外征求意见并且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当庭质证。

这些例外情况的具体情况应当详细记录在案。

二、刑事证据的种类

1. 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者表示的文书,用以证明待证事实。例如书信、文件、票据、合同等。

2. 物证

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物品。例如质量不合格的家具、被撞坏的汽车等。

3. 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材料。例如用录音机录制的当事人的谈话,用录像机录制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和资料等。视听资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证据领域的。

4. 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陈述案件事实的陈述。证人的陈述可以是亲自听到、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其他人、其他地方间接得知的。

5. 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陈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陈述。

6. 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刑事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例如医学鉴定、指纹鉴定、产品质量鉴定、文书鉴定、会计鉴定等。鉴定结论是应用专门知识所作出的鉴别和判断,具有科学性和较强的证明力,往往成为审查和鉴别其他证据的重要手段。

7. 勘验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进行现场分析、检验、勘查后所作出的记录。勘验笔录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也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证据形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爷爷的犯罪记录对孙子的影响

    爷爷的犯罪记录对孙子报考公务员或申请入党的影响。文中指出,如果孙子没有加入这些政治背景相关的活动,爷爷的犯罪记录对其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但报考公务员和申请入党时,政审环节会审查家庭背景,爷爷的犯罪记录可能导致孙子政审不通过。文章还介绍了直系血亲的定义

  • 行政诉讼中的言词证据作为定案依据的可行性分析

    行政诉讼中言词证据作为定案依据的可行性,指出证据的完整性对案件走向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种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言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新收集和制作的相关规定,强调公安机关在收集言词证据时需遵守法律程序,对未经重新收集和制作的言词证

  • 酒驾行为与伪证罪的关系

    酒驾行为与伪证罪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酒后伪证行为是违法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文中强调了辩护人和其他人不得伪造或毁灭证据,违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证人证言需要经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证人应如实提供证据并了解作伪证的法律

  • 先予执行申请的证据要求

    先予执行申请的证据要求。申请时无需单独提供其他证据,关键在于案件是否符合先予执行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裁定先予执行特定案件,如追索费用、劳动报酬及紧急情况。裁定先予执行需满足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等条件,申请人

  • 刑事证据规则及其作用
  • 房屋买卖纠纷判决书是什么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