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并根据被告人数递交起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
(1) 如果符合受理条件,法院应立即受理并办理相关立案手续。
(2) 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法院应在收到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送达不予受理裁定书。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
开庭审理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或判决。
(1) 法庭调查阶段,法官主导下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应充分举证和质证。
(2) 法庭调查结束后,法官根据案件情况归纳焦点,进入辩论阶段。
(3) 当事人在辩论阶段可以阐述观点,行使辩护权。
(4) 辩论结束后,法官主持调解,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法官当庭作出判决。复杂案件不适宜当庭宣判的,定期宣告判决。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当事人认为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和调解确有错误时,可以申请再审。
(1) 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两年内提出。对于刑事判决,申诉期限为判决生效后两年。
(2) 申请再审或申诉应向作出裁判的法院提出,并提交再审申请书或申诉书,附原裁判文书。如有新证据,应一并提交。
执行决定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生效后,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公民为一年,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六个月。
(2) 未履行仲裁机构裁决、公正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关处理或处罚决定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债务人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还款。如果涉及欠款不还行为,属于严重侵权行为,需要根据司法程序严格认定,并追究法律责任。
债权人在起诉前应收集能证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如协议、合同、送货单、提货单、电话录音等。对于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法院调查收集。同时,可在起诉前或同时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将来判决的执行和债权的实现。
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债权人无法举证支持自己的主张,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债权人必须注意及时收集和提交证据,避免对方已超过举证期限而无法质证。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主观和客观要件。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具有简化诉讼程序、避免矛盾判决的意义。共同诉讼的特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多数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其
打官司的程序及诉讼费用的交纳。文章介绍了诉讼程序的主要环节,包括写诉状、立案、开庭、判决和执行等,并强调了诉讼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民事官司的诉讼费用交纳方式,包括一审、上诉和申请执行等费用的交纳方式和相关规定。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抵押权在查封后设定存在瑕疵。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非营利法人的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以及其他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均不得抵押。
欠钱没能力还需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坐牢属于刑事处罚,欠钱没能力还不用承受刑事处罚。欠钱没能力还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支付令,或者起诉,还可以在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除非债权人去法院起诉债务人,法院判决债务人如期给付欠款,债务人没有履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