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自诉案件审理期限要看被告人有没有被羁押,被羁押的一般两个月内审结,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2、可能判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延长三个月,特殊的可以再申请延长。未被羁押的,六个月内审结。
3、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1、自诉状正本和副本,自诉人提起刑事自诉应提交刑事自诉状,如果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包括正本一份,副本的分数按被告人的人数递交。副本尾部“起诉人”签名及盖章不能复印。
2、起诉所依据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证据材料清单,证据材料清单上注明证据名称、份数、是否原件、证明的对象等。证据材料的份数与起诉状的份数相同。
3、起诉证据材料一般包括:
(1)证明自诉人系受被告人犯罪行为侵害,有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例如:公安机关的相关材料;
(2)证明被告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情节严重,或已达到法定的严重后果。例如:故意伤害案中的伤势鉴定为轻伤;
(3)自诉人依据规定起诉的,应提交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书;
(4)受诉法院有权管辖的证据材料或事实依据。
4、自诉人、被告人诉讼主体资格证明,自诉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证明材料;委托他人递交起诉状的,应递交授权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证明材料;如果自诉人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的,递交法定代理人与自诉人的关系证明和法定代理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证明材料。
5、自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提供经工商或职能机关登记的营业执照或有关登记成立资料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6、被告人是自然人的,自诉人应写明被告的姓名、性别、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等基本情况;被告人是本市居民且自诉人聘请律师代理诉讼的,应提供被告人的公安户籍身份资料。
7、被告人是单位的,自诉人应提供被告人的近期基本登记信息资料。
8、送达地址确认书,自诉人应提供自己准确的诉讼文书送达地址。
9、涉外、涉港、澳诉讼需注意的事项:
(1)自诉人为外国人或港、澳居民亲自来法院递交起诉状的,应出示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并提供复印件。自诉人委托他人递交起诉状的,应递交经公证、认证的起诉状、授权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证明材料;
(2)当事人从我国领域外寄交起诉书、授权委托书及证据材料的,或者向法院提供证据材料是在我国领域外形成的,起诉书、授权委托书及证据材料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证明手续;
(3)当事人从港、澳地区寄交起诉书、授权委托书及证据材料的,或者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材料是在港、澳地区形成的,应当办理相关公证手续;
(4)起诉书、证据材料及授权委托书等是外文的,应同时提交中文译本;如果需要向外国当事人送达材料的,还应同时提供被送达当事人所在国的官方文字译本。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公诉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特殊公诉案件可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至两个半月。改变管辖或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审理期限重新计算。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尽量缩短办案期限,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
刑事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限。文章介绍了收案立案审查的七日,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通常为两个月至迟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例外。同时,还提到了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和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的延期审理情况。文章指出,根据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刑事案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包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行政拘留和涉嫌犯罪情况下的刑事拘留、逮捕后的侦查羁押以及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案件办理的三个阶段: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不同阶段的期限和延长情况也有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