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人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或者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或者非法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1、个人基本情况。
公民个人信息一般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包括手机用户信息)、身份证号、个人身份或房地产权证件复印件、个人履历、病史等。
2、教育背景。
3、学习经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4、个人的实践、个人成果获奖情况。
5、个人特长及性格评价。
6、联系方式与备注。
7、个人信息的特征
(2) 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中国刑法中关于放火罪的规定和认定标准。刑法规定放火罪刑罚根据后果不同可分为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认定标准包括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区别、既遂与未遂的判定、与焚烧个人财物的区别、与其他犯罪的关系以及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根据中国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规定,对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
对个人信息进行贩卖,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背信息所有人的真实意愿,出售他人的信息;行为人获取了自己无权获取的信息,并将该信息透露给他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手段,违反了法律规定,侵害了公民的个人利益,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
明星“私生饭”的跟踪行为,贩卖、泄露明星的手机号、社交软件号、私人行程等,侵犯了明星的个人隐私,严重的则违反了《刑法》第253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