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累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2、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即一般累犯,关于特别累犯。
根据《刑法》第6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1、一般累犯条件:
(1)罪种,都是故意罪;
(2)刑种,都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3)时间前提,刑罚执行完毕或假释期满以后,5年以内;
(4)年龄条件:犯罪时年满18岁§主刑执行完毕。
2、特殊累犯:
(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2)恐怖活动犯罪;
(3)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罪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犯罪未遂的定义、处罚原则、分类及特点。犯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的行为。各国对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存在差异,我国采取得减主义。犯罪未遂可根据行为是否实行终了、是否能达到既遂状态分类,其中对实行终了的未遂处罚较重,对不能犯未遂的处罚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当犯罪分子构成累犯并涉及多个罪名时,法院会进行数罪并罚,并在刑期基础上加重处罚。累犯的认定条件包括前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在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且后罪为故意犯罪。
我国刑法中关于累犯前罪执行完毕是否包含附加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当主刑和附加刑都执行完毕时,才能计算时间。同时,文章还涉及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的情况,以及特定犯罪无论何时再犯都被视为累犯的规定。
法律领域中违法行为的分类,包括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文章还介绍了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法律规定,以及对应的处罚原则。对于犯罪预备和未遂,法律从犯罪情节出发进行处罚;对于犯罪中止,根据是否造成损害来决定处罚的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