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以一方名义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在该个人独资企业中的共同财产时,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一方主张经营该企业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后,由取得企业资产所有权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二)双方均主张经营该企业的,在双方竞价基础上,由取得企业资产所有权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双方均不愿意经营该企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有关规定办理。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五条
1、男女平等原则。对夫妻共同财产,夫妇双方都有平等的所有权。在夫妻关系续存期内表现为双方均有对共同财产的使用、处分权利,在离异时双方有平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当然权利的平等并不意味着份额的平均。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均等分割,同时依据生产、生活的实际上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状况,具体处理时还可以有所差别。
2、维护儿女、女方权益原则。这就是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首先要将儿女、特别是未成年儿女的权益放到首位,切实保障儿女离婚之后的生活与健康成长的物质要求。在离异时,为确保后代的健康成长,分割共同财产时要照顾儿女权益,照顾与儿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或是将共同财产分给儿女一部分。
3、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在我国婚姻法对于判决离异,实行破裂原则离异立法,只要夫妻感情确以破裂,不管哪种缘故造成,均可以批准离异。即便是因一方或是双方的过失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亦可批准离异。可是,如离异是一方有严重违背婚姻义务、毁坏夫妻关系的行为,如通奸、姘居、重婚、家暴、凌虐和遗弃等,也包括其他违背婚姻义务、毁坏夫妻关系的行为。一方的过失行为给对方产生巨大的身体、精神的伤害,也严重破坏夫妻感情。因此不管无过错方是积极要求离异,還是被动承受离异的后果,都应当在分割共同财产时获得照顾,以弥补其所遭受的心身伤害与痛楚,反映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4、有益于当事人的生产、生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的规定。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的工资属于共同财产,共同财产还包括生产、经营的收益等。同时,夫妻一方也有其个人财产范围,如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等。夫妻可以约定婚姻期间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如无约定则适用法律的
离婚诉讼中丈夫转让股权的有效性问题,涉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需考虑股权是否为共同财产,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财产保全的时间限制,包括诉前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规定和相应措施。
结婚多少年后房子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的问题,并详细解释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范围、特征以及分割原则等。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房屋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关键在于购买房屋的资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拥有。同时,还介绍了不属于共同财产的情况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全文旨在帮助读者
假离婚后财产问题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不同。在夫妻双方未同居的情况下,如果已经办理离婚登记并生效财产分割协议,无法重新分割财产;若夫妻依旧同居,则按照共同财产处理,平均分割但需考虑双方权益和过错程度。同时需注意双方协议优先,法院依法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