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因为没有抚养能力而将孩子送给亲戚抚养的,不构成遗弃罪。但是,如果私自送养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符合遗弃罪特征的,可以按照遗弃罪论处。另外,如果是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明知对方没有抚养目的及抚养能力,却将孩子送给对方以获取巨额"感谢费"或"营养费",则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
遗弃罪是指对于老年、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例如,父母拒绝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或者子女拒绝赡养已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老年人负有赡养遗弃罪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未成年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或者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利用残疾人的残疾,侵犯其人身权利或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将会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法律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行为,以保护家庭成员的权益。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遗弃罪的性质、定义、主体、主观和客观方面以及构成要件。遗弃罪是公诉案件,也可在特定情况下作为自诉案件受理。其主体是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遗弃罪主观表现为故意拒绝扶养,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特定家庭成员的遗弃行为。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负有扶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刑事自诉状的写作方式,包括自诉人和被告人的基本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来源。自诉状需详细列明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并附上法律依据。自诉状需按被告人人数提交副本,用钢笔或毛笔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