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 > 紧急避险是否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怎么判断

紧急避险是否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怎么判断

时间:2022-04-08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8385
对于紧急避险是否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应当综合危险的性质、急迫程度、避险行为所保护的权益以及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判断。关于紧急避险是否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怎么判断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紧急避险是否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怎么判断

1、对于紧急避险是否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应当综合危险的性质、急迫程度、避险行为所保护的权益以及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判断。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三条

二、紧急避险的认定条件

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构成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时间:危险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对合法权益形成了紧迫的、直接危险。对于尚未到来或已经过去的危险,都不能实行紧急避险,否则就是避险不当时,造成严重损害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紧急避险的意图:行为人对正在发生或即将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的目的来保护较大合法权益。倘若为了保护非法利益,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否则造成损害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紧急避险的对象:行为人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较大的合法权益。一般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的可行性:必须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需注意的是,刑法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如警察为了自身安全不敢制止正在实行的犯罪的,就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

5、紧急避险的限度: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什么是必要的限度,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实践中,其标准是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辆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保险公司能不赔吗?

    车辆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时,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的问题。文章解释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和条件,包括“道路”、“车辆”和“交通事故”的概念,以及构成交通事故的具体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紧急避险行为与民事责任的关系,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相

  • 紧急避险行为中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紧急避险行为中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我国法律规定,紧急避险行为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等权利免受危险而采取的行为,在必要限度内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导致不应有的伤害,行为人需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下,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大二强制实习举报的法律依据和途径

    教育部规定的顶岗实习要求及大学生强制实习举报的法律依据和途径。高职院校必须确保学生至少顶岗实习半年,这被视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如有遭受学校强制实习的情况,可向教育局投诉或依据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大学生维权的现状、定

  • 紧急避险:合法权益保全的法律手段

    紧急避险作为合法手段保全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其构成需要满足避险意图、避险起因、避险客体、避险时间和避险可行性等条件。紧急避险通过损害一种合法权益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必须排除其社会危害性并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同时,对于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不允许以紧

  • 一、侵犯物权损害赔偿范围
  •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 帮信罪怎么申请无罪辩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