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 > 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有哪些

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有哪些

时间:2022-04-1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8878
参与分配执行中,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例受偿。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关于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有哪些

1、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如下:

(1)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例受偿。

(2)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

(3)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二、哪些不属于债务人财产

1、债务人基于仓储、保管、加工承揽、委托交易、代销、借用、寄存、租赁等法律关系占有、使用的他人财产;

2、特定物买卖中,尚未转移占有但相对人已完全支付对价的特定物;

3、尚未办理产权证或者产权过户手续但已向买方交付的财产;

4、债务人在所有权保留(所有权保留是指在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商品交易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财产所有人移转标的物的占有于对方当事人,但仍保留其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待对方当事人支付一部或全部价款或完成特定条件时,该财产的所有权才发生移转的一种法律制度)买卖中尚未取得所有权的财产;

5、所有权专属于国家且不得转让的财产;

6、破产企业内的社团经费及其拥有的财产。破产企业内的社团,主要有企业的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

7、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 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

    我国关于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的问题。院长一般决定执行法官的回避,但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本人,则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包括是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等情况。

  • 如何处理债务人面临多个债权人情况

    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的处理方式:各债权人以合同为基础,正常债务,正常偿还,互不干涉;如果资不抵债的,涉及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和参与分配的,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多个债权人的债权种类不同的,基于所有权和担保物权而享有的债权,优先于金钱债权受偿。

  • 个人资产拍卖不够清偿债务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和参与分配。一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执行的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各债权比例受偿。被执

  • 破产清算股东账务处理
  • 有关申请先予执行交费的法律问题解析
  • 执行费是结案的时候交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