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债权人的平等受偿权问题

债权人的平等受偿权问题

时间:2025-02-28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1366
债权人向债务人发放借款后,就享有对债务人的债权,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如果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的,就会涉及到债权受偿顺序的问题,那么债权人平等受偿权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案情

曾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余某借款20万元。后来,曾某由于生意上的资金断链,无法经营,导致亏损。债务到期后,李某和余某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得生效判决。然而,曾某仍未能偿还债务,于是两人又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曾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因此法院终结了执行。在终结执行后,李某发现张某欠曾某20万元货款,于是李某以张某为被告,曾某为第三人向法院提起代为权诉讼。经审理后,法院判决张某对曾某负有20万元到期债务,并要求张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支付李某20万元。判决生效后,张某未履行判决,李某向法院提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张某将20万元交给了法院。余某得知此事后,向法院提出要参与分配,但李某不同意。

争议

关于20万元款项是否允许余某参与分配存在争议。该笔20万元债权属于代位权债权。对于代位权债权他方是否平等受偿,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余某可以平等受偿。由于曾某是李某和余某的同一被执行人,而曾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张某对曾某有20万元的债务,也是唯一可供执行的财产。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508条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拥有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优先权和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根据该解释第510条,参与分配执行中,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例受偿。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继续清偿。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时,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因此,余某符合参与分配的条件,可以按债权额比例参与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余某不可以平等受偿。代位诉讼发生后,权利义务已转移,本案中李某对曾某享有的债权和曾某对张某享有的债权已消灭,产生了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即李某对张某享有20万元债权,李某的被执行人已变为张某,李某不能向曾某主张债权。与余某申请的被执行人已不是同一人,不能按执行规定参与分配。其次,作为执行的特殊性,申请人主动发现财产,通过法律程序获得的,如果每个申请人都来分配,不利于鼓励申请人积极查找财产,会让申请人多的案子,大家都坐以待毙。如果经代位权诉讼判决胜诉后,仍允许其他普通债权人参与分配,那么代位权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法律规定及理由。

分析

本人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对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的分配作出了具体规定。即债权人向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最高人民法院这一司法解释实际上采纳了优先受偿说的观点,突破传统债权相对性和债权平等性的理论,使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债权实际上具有了优先受偿的排他性质。该规定促使债权人获得了优先受偿权,从而排除了“入库规则”的采用。在本案中,李某作为债权人,第三人曾某为债务人,张某为次债务人。李某对张某提起的代位权诉讼,法院已认定代位权成立,并判令张某向李某支付20万元。根据上述规定,李某与债务人曾某、曾某与张某之间债权债务关系20万元范围内已消灭,并且李某与张某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债务关系。在这个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中,代位权人李某是债权人,张某是债务人。张某不能向曾某主张20万元债权,只能向张某主张这一债权。通过代位权诉讼,实际上已发生了债的法定移转。即在代位权胜诉后,李某与曾某20万元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已变为李某与张某,这笔20万元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特定化,与曾某无关,并且具有优先受偿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债权额比例分配给余某,代位权人将终极失去10万元债权的请求权,再无另行主张的余地。这显然不合情理,也不符合相关规定。其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508条第1款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根据上述规定,参与分配的要件是必须是同一被执行人。然而,在本案中,被执行人是张某,而余某的申请的被执行人是曾某,两案执行的显然不是同一被执行人。因此,余某不能参与分配。最后,从实际出发,在当前执行难的情况下,更需要保护债权人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他们寻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按照“入库规则”,所有债权人平等受偿,会导致债权人不再积极行使代位权,而是坐享其成,这将严重损害那些主动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积极性。因此,根据上述分析,余某不应平等受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务人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

    债务人在债务未到期时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债权人应接受提前还款,但债务人需按照实际借款期间支付利息。案例显示,除另有约定外,借款期限内的利息不因提前还款而免除。解决方法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合同期限支付利息。

  • 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

    债务清偿与债权人权利方面的问题,主要关注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应承担自己的债务,债权人可要求分配债务人的财产清偿债务。同时,涉及民事诉讼中采取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私自扣押他人财产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 借款抵押纠纷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

    关于借款抵押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文中介绍了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的有效性,指出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的违约行为,并阐述了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合法依据。同时,还说明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起诉或仲裁等方式行使抵押权。律师建议债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应遵循

  •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债务人此举旨在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属违法行为。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财产赠与行为,并申请财产保全,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债权安全。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撤销权的期限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 通告和公告
  • 5厘利息是否属于高利贷
  •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