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要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可以自行组织拍卖,也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若选择委托拍卖机构,人民法院应对拍卖活动进行监督。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八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要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可以自行组织拍卖,也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若选择委托拍卖机构,人民法院应对拍卖活动进行监督。
评估价格是拍卖的前置程序。在对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变现前,法院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进行价格评估。
法院应及时向执行双方当事人送达评估报告,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法院请求复议,法院再要求评估机构进行复议。
价格评估完成后,法院可组织执行双方当事人协商,按评估价格将被执行人财产抵债给申请执行人。
若双方当事人对以物抵债不能达成一致,法院应作出强制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决定。若被执行人要求自行变卖财产,法院可准许,但应监督其按合理价格在指定期限内进行变卖,并有效控制变卖的价款。
拍卖机构的选定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和最高院作出的统一由法院技术处委托的规定进行。
在举行拍卖会时,法院一般应派员到场监拍,并将拍卖情况记录在笔录中。拍卖机构也可邀请公证员到场进行公证。若拍卖成交,拍卖机构应与买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并及时结清款项和交付物品,或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若竞买人选择分期付款,应得到法院的同意。
法院应依法对拍卖结果进行审查。若审查发现拍卖机构与竞买人之间或竞买人相互之间存在恶意串通并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将裁定拍卖无效。若未发现上述情形,则应确认拍卖结果。
被执行人车辆的过户问题。法院可拍卖被执行人的车辆并办理过户手续。对于未登记机动车辆的扣押,法院应记录车辆发动机编号。在执行过程中,对已转让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需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登记机关,登记机关应优先办理已送达过户登记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过户手续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关于对方医疗费是否可以通过诉讼保全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医疗费用不得查封、扣押或冻结。同时,诉前财产保全需满足给付内容、紧急情况、利害关系人申请和提供担保等条件。人民法院可以对居住房屋进行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