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要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可以自行组织拍卖,也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若选择委托拍卖机构,人民法院应对拍卖活动进行监督。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八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要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可以自行组织拍卖,也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若选择委托拍卖机构,人民法院应对拍卖活动进行监督。
评估价格是拍卖的前置程序。在对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变现前,法院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进行价格评估。
法院应及时向执行双方当事人送达评估报告,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法院请求复议,法院再要求评估机构进行复议。
价格评估完成后,法院可组织执行双方当事人协商,按评估价格将被执行人财产抵债给申请执行人。
若双方当事人对以物抵债不能达成一致,法院应作出强制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决定。若被执行人要求自行变卖财产,法院可准许,但应监督其按合理价格在指定期限内进行变卖,并有效控制变卖的价款。
拍卖机构的选定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和最高院作出的统一由法院技术处委托的规定进行。
在举行拍卖会时,法院一般应派员到场监拍,并将拍卖情况记录在笔录中。拍卖机构也可邀请公证员到场进行公证。若拍卖成交,拍卖机构应与买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并及时结清款项和交付物品,或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若竞买人选择分期付款,应得到法院的同意。
法院应依法对拍卖结果进行审查。若审查发现拍卖机构与竞买人之间或竞买人相互之间存在恶意串通并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将裁定拍卖无效。若未发现上述情形,则应确认拍卖结果。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的财产拍卖程序。法院需委托评估机构对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强制拍卖或允许被执行人自行变卖。选定拍卖机构后,拍卖机构将发布拍卖公告和展示标的,并确定拍卖保留价。举行拍卖会时,法院应派员到场监拍。拍卖结果确认后
强制拍卖的法定条件,包括执行机关的权限、执行依据、被执行人财产的查封或扣押以及逾期不履行债务的情况。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进行强制拍卖。其中,法院是执行主体,执行依据是法律文书,而被执行人的财产必须经历查封或扣押程序。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才能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移送的罗XX、宋XX、陶XX没收财产一案的执行过程。被执行人罗XX的全部财产被没收,宋XX的罚金50000元通过拍卖财产和扣划银行存款等方式执行完毕,而陶XX因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本次执行程序被终结。移送执行人若发现被执行人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