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借疫情哄抬物价负什么法律责任

借疫情哄抬物价负什么法律责任

时间:2022-04-19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0771


防疫抗疫已经在中国持续了好几年,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很多市民因为担心突然“封城”,所以会出现市民抢购物资、囤货各种生活必需品的情况,也有不少不法商贩借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我国曾有过一种罪叫做“投机倒把罪”,是针对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重扰乱市场价格,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的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1997年刑法已经取消了投机倒把罪,但不代表调价完全是市场规律的调整。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在特殊时期要受限制。如果随意哄抬价格将会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那么哄抬物价会受什么法律责任呢?

行政处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1.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除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垄断市场为目的,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4.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5.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6.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

7.违反法律、法规牟取暴利的;

8.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根据国务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的规定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对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和违法情节,最高可处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疫情等特殊时期,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也制定了地方性的指导意见,如上海市2022年3月25日出台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2022年4月5日,海南省也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都对哄抬物价的相关行为的处罚作出了详细规定。

刑事处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经营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在疫情等特殊期间,商家有哄抬物价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可以以非法经营罪处罚。此次疫情初期,就有不少人或经营者哄抬口罩、酒精消毒水等物资价格来牟取暴利,被司法机关认为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济、价格管理等规定,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加剧人民恐慌情绪,破坏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对于这些行为,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虽然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定罪的起点,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刑事案件立案和起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9条第款(八)的规定: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同种非法经营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 如何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

  • 如何举报电商平台虚假宣传

    如何举报电商平台虚假宣传的流程及法律依据。消费者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包括信函、传真、短信、邮件等多种形式,并说明投诉事项和理由。同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若在网络交易平台受害,可向销售者或平台提供者索赔。若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信息,消费者也

  • 借疫情哄抬物价负什么法律责任

    我国曾有过一种罪叫做“投机倒把罪”,是针对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重扰乱市场价格,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的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1997年刑法已经取消了投机倒把罪,但不代表调价完全是市场规律的调整。如果随意哄抬价格将会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还

  • 个人销售口罩违法吗
  • 非法经营罪的司法解释内容有哪些
  • 哄抬口罩价格触犯了哪些法律条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