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保候审的不适用范围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符合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取保候审是在侦查期间采取的强制措施,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已经进入刑事执行阶段,刑事诉讼活动已经结束,因此无法申请取保候审。然而,符合相应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保外就医。
2. 保外就医的条件
犯罪分子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保外就医。
对于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期限(已减刑的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三分之一以上(含减刑时间),且患有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保外就医。但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且改造表现较好的,可以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保外就医。
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保外就医。
3. 不适用保外就医的罪犯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适用保外就医。
罪行严重,民愤很大的犯罪分子不适用保外就医。
为逃避惩罚在狱内自伤自残的犯罪分子不适用保外就医。
对累犯、惯犯的保外就医从严控制,对少年犯、老残犯、女犯的保外就医适当放宽。
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措施,而不是刑事强制措施,因此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能够申请取保候审。然而,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申请保外就医。
4.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一)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
1.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决定,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2. 拘役的执行和探视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刑事犯罪后所给予的刑事处罚,会留下犯罪记录,一般由公安机关保存,且无法取消。拘役判决生效后,家属可以前往看守所探望在押人员,但需要遵守看守所的规定和流程。
我国拘役的执行机构及相关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每月可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获得报酬。剩余刑期较短的拘役罪犯在看守所执行刑罚。罪犯需申请回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主刑,适用于罪行较轻需短期羁押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情节严重等的犯罪嫌疑人无法申请取保候审。同时,文章还列举了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几种情形,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
盗窃100元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100元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会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若情节严重,处罚时间更长、罚款金额更高。此外,根据司法解释,不同金额的盗窃行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人们的财产权益和维护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程序及条件。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的情况,以及特定情况下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等。申请取保候审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并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同意。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