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险法》的规定,财产保险合同不得私下约定受益人。只有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才可以指定受益人,财产保险合同中关于受益人的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受益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因此,只有人身保险合同才能设立受益人,财产保险合同中关于受益人的特别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保险法》规定,财产保险中的保险金应当给付被保险人。《保险法》是《民法通则》的特别法,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适用原则,财产保险合同中约定受益人的条款是违反《保险法》强制性规定的,因此无效。被保险人具有保险金请求权。
根据《保险法》第22条第二款的规定,被保险人是指在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中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根据该规定,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享有保险金的请求权是无可争议的。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八条第三款的明确规定,受益人的概念仅存在于人身保险合同中,而本案所涉及的是财产保险合同,因此该合同中关于受益人的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
财产保险合同通常旨在补偿因保险事故导致被保险人遭受的实际财产损失。根据保险补偿原则,只有享有保险利益的人才有可能在保险事故发生后遭受损失,并因此有权获得保险赔偿金。若合同中约定受益人为第三人,那么第三人的利益并未受到损害却能取得保险金,与保险补偿原则相违背。
在消费贷款购车的情况下,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人办理以银行为受益人的保险合同。若发生保险事故时还款期限尚未届满,贷款银行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取得保险金,实际上造成了借款人提前还款的事实,损害了借款人的利益,对借款人是不公平的。
在按揭购车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对车辆设置抵押权。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若发生保险事故导致抵押财产毁损或灭失,因毁损或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作为抵押财产,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未到期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保护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等权益。
财产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管辖地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法律规定,此类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签订财产保险合同时需注意保险方主体、合同标的、合同形式、合同文本以及合同变更与解除等事项。作为保险合同,需特别注意告知条款、保险责任、免责条款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区别与联系。给付性合同是基于危险分担原则,以维持或改善现有生活条件为目的,保险金约定于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大多相符。补偿性合同则旨在获得相应赔偿,保险金依据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或市场价格确定。两类合同在保险目的、保险金确定标准和给
抵押的车子可以获得理赔,只要该车子投了保险,发生事故后,保险受益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该车的抵押权人可以对所得的保险金进行优先受偿。被担保债权的履行期限未届满的,也可以提存该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
然而综观我国保险法,受益人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受益权、指定权、变更权,确有漏隙之嫌。此外,人身保险中的被保险人为法定受益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其它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均可以成为指定受益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保险意识,袁某单位买保险时只是征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