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法律对净身出户没有相关的规定。如果出轨方愿意净身出户,那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双方可以协商共同财产的分割。协商不成,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也会照顾无过错方。并且一方与他人同居的,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1、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夫妻之间自愿签订的协议,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不伤害国家社会和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是可以被认定为有效的,但是问题就在于具体涉及到协议能否产生法律强制力时对其约定性质的具体判断。
2、我国法律保护婚姻自由,也就是说如果协议当中干涉了婚姻自由的就会被认定无效;如果是类似于“忠诚协议”,虽然由于其本质是为了保护配偶权的行使,但是根据协议本身约定的多样化和法官的自由裁量,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同的意见。
3、在这方面,我国没有做相关的详细规定,如果需要签订相关的财产协议,首先可以考虑以婚内财产协议的方式来约定财产的归属并设置相关的生效条件,因为“净身出户”无法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直接适用,所以也要对具体的内容做完整的解释。
离婚前协议与离婚协议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在离婚过程中,离婚协议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通常以离婚协议为准。离婚前协议是初步约定,效力相对较弱。双方在协商时应明确协议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协议离婚后协议的法律保护问题。协议离婚后,双方所签订的离婚协议通常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需满足一定条件,如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等。协议离婚需要办理离婚证,它是婚姻关系解除的重要凭证。协议离婚过程中通常会有调解
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是否有效的问题。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婚姻关系中的自由解除婚姻权利不能通过婚前协议限制。但婚前协议可以对夫妻财产的分配等相关事项进行约定,这些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另外,婚前的离婚协议一般是无效的,而
出轨是否应该净身出户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民法典》相关条例,出轨并不一定要净身出户。在离婚程序中,财产分割是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以平均分配为基础,对无过错方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照顾。法院通常不会作出“净身出户”的判决,除非存在其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