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 > 公司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2-05-0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4354
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少中小企业纷纷成立,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面临解散。那么公司解散到底有那几种情形呢?又有哪些原因导致公司解散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为您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司解散原因分类

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三大类:一类是一般解散的原因;一类是强制解散的原因;一类是股东请求解散。

公司解散一般解散的原因

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现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但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使公司继续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解散。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公司可以继续存在。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二、公司解散强制解散的原因。

强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公司法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有:

(1)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出解散的决定,该国有独资公司应即解散。

(2)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3)被吊销营业执照。

三、公司解散请求解散的原因。

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事由,按《公司法》具体规定,有五种情形:

一是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的出现。

二是股东会议解散,即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外商投资的公司董事会议决议解散。

三是法定解散。公司出现合并、分立事由时,也需要解散。

四是公司行政强制解散,是指公司因自身的违法行为而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是司法强制解散,指法院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司法裁判解散公司的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案件受理中的问题

    破产案件受理中的多种问题。包括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难题、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及联营企业的破产处理方式、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破产申请受理情况,以及无主管部门的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破产的问题。在受理破产申请时需考虑社会稳定因素,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清算,确保债

  •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债务清偿程序及顺序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和公司解散清算中债务清偿的程序和顺序。详细介绍了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概念和范围,以及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税款和公司一般债务的清偿顺序。同时强调,不同公司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如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律师。

  • 公司收购股东股权的特定情况

    公司收购股东股权的特定情况。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连续五年不分配利润、公司合并、分立或转让主要财产以及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时,股东可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特定情况下如减少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职工

  • 公司债务清偿顺序

    公司债务清偿的顺序。首先清偿职工债权,包括工资、医疗等费用及养老保险等;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将按比例分配。同时,文章还涉及抵押物处理、破产财产的清算和分配、债权人领取财产的流程以及破

  • 有限公司合并协议
  • 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程序及程序步骤
  • 股东放弃股权的法律途径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