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理赔中主诉证据效力的认定
时间:2025-01-0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寿险理赔中医疗记载的证据效力分析
案情简介
2001年6月6日,某市公安分局为其在职职工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谢某在2002年2月23日因意外情况导致颅脑严重损伤,最终于3月22日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谢某的母亲作为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要求赔付意外身故保险金20万元。保险公司认为谢某的伤势是由酒后摔倒导致的,属于保单中的责任免除范围,因此拒绝了赔付请求。受益人不服,将此纠纷诉至法院。
双方意见
受益人认为病历中关于现病史的陈述并非谢某本人亲自所述,不能作为证据。保险公司认为,虽然病历中关于被保险人酒后摔倒的描述来自他人转述,但在被保险人被送至医院时已昏迷不醒,要求其入院时向医生口述病情是不现实的。此外,医院的记录都写明酒后摔倒所致外伤,因此保险公司认为这些记录是真实、客观的证据,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
法院判决
法院根据医院病史资料记载认定谢某是酒后摔伤头部入院,即谢某摔倒与其饮酒有因果关系。尽管该病历记录并非谢某本人亲自陈述,但一般情况下能客观反映患者当时的实际情况。法院确认保险公司调查取得的病历记录具有证据效力,且原告没有提供反驳证据。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已完成举证责任,原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法院判决不支持原告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的请求。
法理分析
在寿险理赔中,医疗记载常常是理赔决定的唯一依据。然而,医疗记载的特殊性,尤其是病历中的主观病史,其证明力和证据效力在实务处理和保险纠纷诉讼中具有争议。从证据规则的角度来看,具有证明力的证据并不一定具有证据效力,只有符合证据规则和相关法律规定,才能被法庭采信作为裁判依据,从而具有证据效力。因此,在处理寿险理赔纠纷时,需要综合考虑医疗记载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证据规则和法律规定的要求。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投资型保险的分类
投资型保险的分类及简介。投资型保险分为分红险、**寿险和投资联结险三类,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随着金融环境变化,投资型保险逐渐受到欢迎。其与传统保险最大区别在于投资选择权和风险的转移。投资型保险最早出现在荷兰,并在全球多地得到发展,尤其在澳
-
如何确定建筑工程保险的保险期限
建筑工程保险的保险期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保险合同的必要内容、建筑工程意外险的基本常识等。保险期限应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协商确定,并在书面保险合同中明确载明。同时,建筑工程意外险的保险期限通常为工程开工到验收合格之日,费用由施工企业承担。投保方式多样,办理时
-
人寿保险理赔程序
人寿保险的理赔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首先,报案是理赔的第一步,投保人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通知保险公司。接着,确认事故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仅对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进行赔偿。然后,被保险人需准备相关单证并提交给保险公司。如有社保报销,需出示医疗费用报销
-
保费及其定义
保费的定义、纯保费与加保费的区分以及影响工程保险费的因素。纯保费用于建立保险赔偿和给付基金,加保费则用于保险人的经营管理开支和预期利润。工程保险费受保险金额、期限和费率等因素影响,而确定工程保险费率的风险因素包括工程性质、施工危险程度、施工期限、地理
-
关于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险责任
-
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及责任
-
人寿保险理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