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理赔中主诉证据效力的认定
时间:2025-01-09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寿险理赔中医疗记载的证据效力分析
案情简介
2001年6月6日,某市公安分局为其在职职工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谢某在2002年2月23日因意外情况导致颅脑严重损伤,最终于3月22日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谢某的母亲作为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要求赔付意外身故保险金20万元。保险公司认为谢某的伤势是由酒后摔倒导致的,属于保单中的责任免除范围,因此拒绝了赔付请求。受益人不服,将此纠纷诉至法院。
双方意见
受益人认为病历中关于现病史的陈述并非谢某本人亲自所述,不能作为证据。保险公司认为,虽然病历中关于被保险人酒后摔倒的描述来自他人转述,但在被保险人被送至医院时已昏迷不醒,要求其入院时向医生口述病情是不现实的。此外,医院的记录都写明酒后摔倒所致外伤,因此保险公司认为这些记录是真实、客观的证据,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
法院判决
法院根据医院病史资料记载认定谢某是酒后摔伤头部入院,即谢某摔倒与其饮酒有因果关系。尽管该病历记录并非谢某本人亲自陈述,但一般情况下能客观反映患者当时的实际情况。法院确认保险公司调查取得的病历记录具有证据效力,且原告没有提供反驳证据。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已完成举证责任,原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法院判决不支持原告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的请求。
法理分析
在寿险理赔中,医疗记载常常是理赔决定的唯一依据。然而,医疗记载的特殊性,尤其是病历中的主观病史,其证明力和证据效力在实务处理和保险纠纷诉讼中具有争议。从证据规则的角度来看,具有证明力的证据并不一定具有证据效力,只有符合证据规则和相关法律规定,才能被法庭采信作为裁判依据,从而具有证据效力。因此,在处理寿险理赔纠纷时,需要综合考虑医疗记载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证据规则和法律规定的要求。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公路运输损害赔偿的条件
公路运输损害赔偿的条件及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当事人违反合同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按《汽车货物运输规则》执行,包括限额赔偿和实际损失赔偿。保价运输中,保价金额与实际损失的差额不能作为违背公平原则的判断标准。合同中的公平原
-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并润色
如何确定人寿保险金额的问题,涉及了计算生命价值的方法和考虑家庭需求的规则。首先,通过估计个人未来的年均收入、确定退休年龄和扣除相关支出,计算出被保险人的生命价值。其次,考虑家庭需求,包括生活费、教育费、供养金等支出以及已有保障,得出所需保额的粗略估算
-
第一步:及时报案
保险理赔的流程。首先,及时报案是必要的一步,包括报案人和被保险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事故详情。接着,确认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后,准备所需单证并提交给保险公司。若涉及医疗费用报销,需准备医疗费用分割单。最后,保险公司会进行调查并审核计算赔付金额,通知
-
保险事故通知和理赔程序
保险事故通知和理赔程序的相关内容。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人或受益人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以便展开调查并进行核赔。理赔程序包括索赔、核定、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等步骤。购买保险时需明确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近因原则已成为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责
-
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原则
-
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的区别
-
一、寿险理赔中保险人应补款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