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什么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什么

时间:2023-03-0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283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定义

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已经年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刑事案件。

(2)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未满18周岁的人。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未满18周岁,但在诉讼过程中已经年满18周岁,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以上规定。

2. 法律依据

以上规定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89条。

未成年人的刑事量刑标准

1.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未满12周岁的人被认定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一般来说,不满12周岁的人处于幼年时期,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即无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必要时,可以依法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管教。

2. 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已满12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人被认定为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即该年龄段的人只对刑法中少数犯罪负有刑事责任,对绝大多数犯罪则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根据未成年人的辨认和行为控制能力实际情况制定的科学制度。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人对所有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 刑事案件中的死亡赔偿金支持问题

    刑事案件中死亡赔偿金的支持问题。法院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支持物质损失赔偿,不支持死亡赔偿金或精神抚慰金赔偿请求。但犯罪嫌疑人自愿赔偿不被禁止。被害人家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同时,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况也有相应规定

  •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和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的数量限制。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辩护人,而执行刑罚或被限制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负责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诉讼代理人

  • 外卖员偷同行外卖,偷外卖会坐牢吗

    外卖员偷窃同行外卖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属于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治安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文章还解释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助于准确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权益。

  •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
  • 一、放火罪的刑法规定
  • 刑事案件办案流程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