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证据清单有什么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证据清单有什么规定

时间:2022-05-17 浏览: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412
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物品等应当登记,出具接受证据清单,并妥善保管;如果保全证据的,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附清单。关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证据清单有什么规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证据清单有什么规定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证据清单的规定如下:

(1)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物品等应当登记,出具接受证据清单,并妥善保管。

(2)进行证据保全的,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附清单,载明被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场所、设施、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等,由办案人民警察和当事人签名后,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一条

二、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措施有哪些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措施多种多样,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种:

(1)查封,一般针对不能移动或难以移动的物品而采用的在相关物品上加贴封条或张贴公告的形式;

(2)扣押,一般针对容易移动的物品而采用的由法院提取、扣留相关物品的形式;

(3)拍照,主要适用于书证、物证的保全,是一种经常采取的措施;

(4)录音,主要适用于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的保全,在特定场合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录像,一般适用于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和物证等证据的保全;

(6)复制,广泛适用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的保全;

(7)鉴定,主要针对案件中有争议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它和勘验是常用的两种证据保全方法;制作询问笔录,适用于以言词活动为内容的证据材料的保全,如法庭上的询问、证人证言、调查笔录等,它一般是一种辅助性的方法,常与其它保全措施合并使用。

行政审判中,上述证据保全措施可单独适用,也可结合适用,可由法官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行政起诉状的含义和功能。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行政诉讼文书,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起诉状具有引发行政诉讼程序和作为审判结论重要依据的功能。其特点包括起因单一性、起诉权专属性及起诉程

  • 寻衅滋事轻伤能调解吗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79条,以下情形不适用调解处理:雇凶伤害他人;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

  • 民事、刑事和行政法律的主要区别

    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在处理方式、主体地位和解决原则上存在明显区别。行政违法案件由行政部门处理,民事违法案件由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违法案件则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处

  • 行政案件申诉期限如何确定?
  • 行政处罚多长时间消除
  • 不予行政处罚多长时间消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