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行政处罚: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2)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3)有立功表现的;
(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5)其他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九条。
(一)在行政处罚执行程序中,收缴罚款时罚缴分离
罚缴分离,是指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作出处罚执行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对上述原则规定的例外情形,应当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当场收缴罚款的条件和收缴办法办理。
对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处罚决定机关返还。
(二)在行政处罚执行程序中,罚款的收缴时当场收缴
1、处罚执行罚款时进行当场收缴的适用情形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处罚执行的。
(2)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处罚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2、处罚执行罚款时进行当场收缴的程序
(1)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2)在行政处罚执行过程中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天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