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房屋拆迁冻结不需要申请。一旦房屋征收范围确定,房屋征收部门会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暂停办理的通知必须载明暂停期限,且最长不得超过1年。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六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会组织相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和修改。同时,会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相关情况会及时公布。
市、县级人民政府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如果征收涉及到大量被征收人,政府还需经过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如果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不符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会。听证会会邀请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征收补偿方案。
市、县级人民政府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及时公布。
房屋征收部门会根据房屋征收决定,对征收范围内的房屋进行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的调查登记,并公布调查结果。
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会对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被征收人可以协商选定评估机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多数人选定或随机选定的方式确定评估机构。
房屋征收部门会与被征收人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面积和地点、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周期、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进行协商,并订立补偿协议。
如果因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会作出补偿决定,并在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在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后,被征收人需要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补偿决定确定的期限内完成搬迁。
在被征收人搬迁完毕后,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对被征收房屋进行拆迁重建。如果被征收人在搬迁期内拒不搬迁,作出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交通财产损失评估费的承担问题。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请求方先支付评估费用,胜诉后法官会判决被告方承担。对于评估结论有异议,当事人可在三天内再次委托检验并告知公安机关。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败诉方应承担诉讼费用,部分胜诉或部分败诉的情况下,法院会
房屋被偷拆时拆迁户应起诉的对象以及误拆、偷拆和帮拆的违法性问题。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应承担相应责任,原告只要提供征地公告或征收决定公告,即可证明“偷拆”的法律后果应由地方政府承担。征收方在拆除房屋前应依法进行确认程序,被征收人需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误拆和偷拆
中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关于管辖异议的再审问题。申请人对管辖权异议的生效裁定不享有申请再审的权利,而法院可对违反法律规定的管辖错误的案件进行再审。但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当事人不可对管辖权异议申请再审的情形。对管辖权异议裁定进行再审会造成逻辑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