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最高院的规定,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功能,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行为,可以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二,对于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高空抛物的民事责任由以下人承担:
(1) 侵权行为发生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包括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
(2) 高空抛物行为的实施人;
(3) 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是指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侵权行为。
(1) 因高楼中抛掷和坠落的物致人损害: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他人损害;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
(2) 物品是从高楼中抛掷或坠落而导致他人损害。
(3) 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
(4) 归责原则上的特殊性:主要采取公平责任原则,例外情况下采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采用补偿责任,一般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是责任主体,包括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以及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在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中,有可能成为加害人的当事人可以免责,具体免责事由包括:
(1) 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
(2) 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其他人免责。
加害人需要证明以下事项就可以免责:
(1) 发生损害时,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
(2) 证明自己根本没有占有造成损害发生之物;
(3) 证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客观上不具有造成抛掷物致人损害的可能性。
高空坠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当高空抛物或坠物威胁到公共安全时,责任人可能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此外,还介绍了高空坠物的现象及其对城市管理、立法和法院工作带来的压力,呼吁公众注意阳台等高空
最高法关于高空坠物的民事规定内容,实行无过错原则,找不到肇事者整栋楼住户和物业公司需共同赔偿。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禁止高空抛物,造成损害需承担侵权责任。对于高空抛物砸死一人,判刑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高空抛物罪是否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意见指出,故意高空抛物者可能会被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并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形。同时,《刑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此外,高空抛物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在造成实质性伤害后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高空坠物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高空抛物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应承担刑事责任,最高可判死刑或无期徒刑。对于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故意杀人、伤害罪,需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打官司是否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