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原则是订金可以退还,定金不能退还。
2、然而,定金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返还:
(1) 给付定金方未履行合同义务;
(2) 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3) 收取定金方未履行合同义务;
(4) 双方约定返还定金的双倍。
目前我国法律对订金的概念并不明确,但在司法实践中,订金通常被视为预付款。简而言之,无论你给对方多少订金,即使你违约,对方也必须退还给你。因此,如果协议上写明的是订金,通常是可以要回来的。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担保】。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在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1、定金交付容易,要回难,因此不要轻易向商家交付定金。要注意消费协议的内容,特别警惕“定金一律不退”等条款,以免上当受骗。
2、在签订协议、交付定金之前,特别要多方面考察商家的信誉和能力水平。
3、如果商家口头承诺了某事,在签订协议时必须将承诺写入协议,以保留证据。不要因为怕麻烦或面子问题而不写入协议,这样会给自己的消费带来隐患。
4、提倡消费者进行科学、理性消费,避免盲目、冲动消费。
1、明确规定违约定金处罚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迟延履行等违约行为和因此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这两个条件。
2、如果主合同部分得到履行,部分未履行,一方当事人因此遭受损失,但合同的目的并未完全落空,那么既要对未完全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进行定金处罚,又不能将定金全部罚没。
3、对于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第三方过错导致主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是否适用定金处罚规定。对于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导致主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不适用定金处罚规定。而对于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方过错导致主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适用定金处罚规定。当事人一方受到定金处罚后,可以依法向第三方追偿。
以上就是对于定金与订金的退还问题的法律知识介绍。在法律上,“定金”有着较为严格的界定,而与之只有一字之差的“订金”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从文字的理解上来说,“订”的含义是订立、预订之意。
购房交付定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定金的性质、定金条款的具体情况和生效条件,以及定金与预付款、订金的区别和防范开发商陷阱的重要性。在约定购房定金时,应遵守法律规定,合理约定定金数额,避免双方承担较大损失。同时,也提到了如何防范开发商的陷阱。
出口合同签字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合同条款需体现我国对外政策,包括贯彻对外政策、注意装运口岸的写法、明确投保规定等。其次,合同条款内容需一致,包括成交条件与保险条款、交货港口等的一致性。此外,条款内容要明确,如明确交货目的港、合同交货期、包装条件等。同
买房过程中定金、订金、诚意金与意向金的区别。定金是担保方式,不可退还;订金是预付款,可退还;诚意金和意向金用于表现购房诚意和意愿,但诚意金存在风险,需警惕。在购房过程中需注意各种金的性质和用途,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定金与订金的法律区别。定金是确认合同成立的款项,具有担保性质;订金则是合同中的预付款项,不具备担保性质。违约后,定金可要求返还双倍或不予退还,订金则只能要求损害赔偿。此外,定金的数额有限制,而订金的数额可自由约定。市民在签订协议时应留意所使用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