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东与公司之间发生股东权争议时,原告为要求确认股东资格的股东,被告为公司。若股东之间或股东与第三人之间发生股东资格争议,争议双方应为诉讼当事人,必要时公司可参与诉讼。
2、若公司在成立后拒绝交付出资证明或股票,股东提起股票交付请求权诉讼时,应以公司为被告。
1、若公司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限制股东转让股权,或以股东会议决议强制转让股权,或以强行代转让方决定转让价格、付款时间或其他条件,被侵犯股东权利的股东可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侵权诉讼。
2、若股东以优先购买权被侵害为由提起诉讼,被告应为股权转让方,第三人为股权受让方。
3、若公司以当年利润分派新股或股东大会对向原有股东发行新股的种类及数额作出决议,侵犯股东优先认购权的,股东可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侵权诉讼。
4、若公司未及时变更股东名册并进行变更登记,股权转让方和受让方均可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办理转让手续请求权诉讼。若转让合同约定转让方有协助义务而未予协助,受让方可以将转让方和公司作为共同被告。
1、若发生表决权效力争议,公司为被告,其他利害关系人为第三人。
2、若股东会议侵害股东表决权,股东可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侵权诉讼。
3、若董事会未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召开股东会或未按时召开股东会,股东要求董事会召集股东会时,应以公司为被告。
4、若公司股东会议或董事会决议受到侵害,公司股东可以请求确认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的有效性或可撤销性,公司应为被告。
1、若股东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可以以该股东为被告要求其补缴出资。
2、若股东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其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公司可以将该股东和其他股东作为共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3、若公司起诉违法抽回出资或股本的股东返还出资或股本,可将帮助抽逃出资的股东、董事、经理等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要求其承担责任。
4、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成立后或设立失败,其他已足额出资的股东可以以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5、若公司实有资本不足,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公司债务,有权向未足额出资的股东追偿。
6、若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不成或募股批准被撤销,已缴纳出资的认股人可以以发起人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其返还出资及利息。
股东知情权纠纷诉讼的当事人应为股东和公司。
股利分配请求权纠纷诉讼的当事人应为股东和公司。
1、若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公司可以以发起人为共同被告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2、若股东、董事、经理或其他人侵占公司印鉴或财务账册,公司可以以侵占人为被告要求其返还,并赔偿因此给公司经营造成的损失。若公司公章被侵占,公司以董事长签名的诉状起诉时,除非董事长被股东大会罢免,否则应受理。
3、若董事或经理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公司可以以董事或经理为被告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要求其返还因竞业禁止行为所获得的收益或赔偿损失。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应为公司现任股东,被告应为作出不当行为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控股股东以及相关交易的相对人,此外,公司也应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
1、若公司出现《公司法》第180条规定的应当解散的情形,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时,公司应为被告。
2、若公司债权人认为公司清算义务人在公司解散后未履行清算义务,要求其承担相关责任,若公司未注销,公司及清算义务人应为被告;若公司已注销,相关清算人应为被告。
股票的定义、功能、用途、获取途径以及内容。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代表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部分资本的所有权,具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的获取途径包括作为发起人获得、购买原始股、购买二手股票以及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股票
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的名称、注册地址、组织形式、股东信息、公司宗旨与经营范围等内容。协议详细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股权分配、利益分配、参加股东会议等权利,以及遵守公司章程、按期缴纳出资等义务。同时,还涉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
公司利润分配中优先股股东的优先分配权和优先求偿权,以及后配股的特点和发行情况。文章还介绍了垃圾股、绩优股和蓝筹股的概念。优先股股东享有优先分配利润和剩余财产的权利,但只能获得固定股利。后配股则在普通股分配之后进行分配,具有较低的利用率。此外,文章还介
《公司法》对有限公司监事会职权的规定,包括财务检查、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要求纠正行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职责,并指出有限公司监事会的职责与股份公司的监事会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