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的回购触发情形主要包括异议股东评估权,并且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主动采取回购措施。其中包括:
(1) 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但公司在该五年期间连续盈利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利润分配条件。这种情况通常是大股东欺压小股东的手段之一。
(2) 公司合并、分立或转让主要财产。这涉及公司结构和资产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改变了股东原本的投资预期。
(3)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以维持公司的存续。
而股份有限公司的回购情形仅限于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并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主要是被动的,依据异议股东的请求进行,立法目的在于在资本多数决策下,赋予中小股东维护合法权益、提供退出机制以免受不公平对待。司法实践中,也有很多案例支持有限责任公司依约回购,尊重意思自治。
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回购制度具有更广泛的价值目标,旨在提高公司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其积极功能主要包括:
(1) 实现公司资本结构和财务结构的优化,提升公司内在价值。
(2) 防止恶意收购。
(3) 在公司股票行情不佳时进行股份回购,提升社会投资者的信心。
(4) 有利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
(5) 通过异议评估权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
(6) 股份回购也是国有股退出的重要途径。
有限责任公司在回购后需要进行减资程序。根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2014年3月1日施行,国家工商总局)第十二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回购股东的股权后,应当依法申请减少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
而股份有限公司在回购后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股权转让或注销。
公司章程的相关内容,包括公司的基本信息、经营范围、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注册资本等。公司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股东享有选举、监督等权利,并需履行出资等义务。公司注册资本及股东出资方式和比例也有详细规定。
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提交的文件和发行公司债券所需满足的条件。前者需要公司章程、发起人协议等文件,后者需要满足净资产要求、债券余额限制等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还需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
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是否有年龄限定的问题。依据我国法律法规,法人代表需年满十八周岁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代表可依照法定程序委托或授予,但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人员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
股份有限公司债务人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股份有限公司应以公司全部资产对于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法律纠纷中,债务人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协助处理,律师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阶段。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降低诉讼风险、全面提出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