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债权人的优先购买权

公司债权人的优先购买权

时间:2023-09-24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979
我们都知道,在实践中,为平衡各方利益,兼顾商事行为的效率与法律关系的稳定,形成了下述操作程序:出让股东以书面形式告知其他股东拟转让股份的价格条件,并给予其他股东不少于30天的答复期限,要求其予以明确答复。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公司债权人的优先购买权。

我国《公司法》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股东在向非股东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过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而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享有优先购买权。这一规定确立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份优先购买权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和人合性

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具有资合性,也具有人合性。股东之间的相互信赖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和存续的重要基础。因此,立法在维护股份自由转让原则的同时,赋予股东在同等条件下对拟转让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这项优先购买权是法定权利,而公司股东以外的人基于与出让股东之间的股份转让协议受让公司股份的权利属于约定权利。显然,法定权利应当优先于约定权利。因此,在出让股东未告知其他股东而将股权转让给公司股东以外的受让人时,即股东优先购买权和非股东受让权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前者。

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当以“同等条件”为前提。这里的“优先”并非指受让条件上的优惠,而仅指同等条件下股东在受让顺序上的占先。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以出让股东与非股东受让人之间合同确定的股权转让价格为标准来认定“同等条件”。然而,如果该转让价格明显是基于出让股东与受让人之间存在的合法关系(如投资关系、业务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或者双方的特别约定(如承诺承担公司债务、引进项目、对公司进行增资等)等因素而确定的相对优惠的股权转让价格,则转让价格以外的因素应当作为价格条件一并予以考虑。换句话说,在认定同等条件时,主张优先购买权的股东除应满足同等价格外,还应满足同等的价外条件。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C公司以1元价格受让股权的同时还承担了B公司的债权债务,因此不支持A公司以1元价格受让股份的诉求。然而,在实践中,股份转让协议通常会约定股份转让后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受让方承担,这只是表明不会向出让人追索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如果理解为这是债务的转移,则必须以债权人同意为生效条件。因此,法院的此项认定尚有值得存疑之处。

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操作程序

虽然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具体程序,但在实践中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兼顾商事行为的效率和法律关系的稳定,形成了以下操作程序:

  1. 出让股东以书面形式告知其他股东拟转让股份的价格条件,并给予其他股东不少于30天的答复期限,要求其明确答复。
  2. 如果其他股东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则视为同意放弃优先购买权。
  3. 同时,可以征求其他股东同意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份。
  4. 如果出让股东未尽通知义务,其他股东可以在第三人作为股东登记于公司股东名册或者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起诉请求行使优先购买权。
  5. 法院将会指定一定的期限(一般为15天)由原告与出让股东就价格条件进行协商,如协商不成,法院将会根据相关事实确定转让价格,并征求原告意见后作出相应判决。

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总则

    公司章程的制定目的、背景注册信息、公司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及股东信息等内容。该公司变更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及股东间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明确了公司的宗旨和经营范围。

  • 股东协议

    股东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缔结、股东及出资情况、公司名称、经营地点和经营范围、职务和分工以及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等。协议明确了出资方式、认缴出资额、出资比例和缴付出资的时间等重要事项。同时,规定了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资产权益转让、分取红利、共同协商确

  • 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的定义和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的定义、组成以及与股东权益的关系。净资产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后的净额,属于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初始投入的资本和经营过程中创造的资产。净资产与总资产不同,总资产包括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非法采矿行为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包括刑事责任中的罚金和没收财产,行政责任中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以及民事责任中的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等。在财产责任存在冲突时,民事财产性责任将优先承担。旨在惩罚违法行为,保护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和受害人的合

  • 遇到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处理
  • 股权转让对债权债务有影响吗
  • 公司债权人的优先购买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