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根据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对当事人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行政执行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涉及金钱给付的具体金额和给付方式,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行政执行的原则主要包括行政强制执行合法性原则、行政强制执行的适当性原则和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六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即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和实施都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合法性。
行政强制执行的适当性原则要求在强制执行中要充分考虑效益和损害的适当性,确保强制执行的结果能够符合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求。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要求在强制执行的同时发挥教育作用,通过强制执行来引导当事人履行义务,并促使其改正错误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当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情况时,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此外,行政机关在行政决定生效后,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
如果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执行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东或员工等,其资格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的产生方式、职权及作用不同。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如果没有设立董事会,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代替。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企业战略发展,而总经理则
单位行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法律处罚、刑罚适用问题、立案标准以及认定问题。单位行贿指单位以集体名义实施行贿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利益归单位所有。对单位行贿的处罚包括判处罚金和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个人行贿罪的刑罚。在认定单位行贿罪时,需要注意区分被动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