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不服刑事判决的当事人,有权提起一次抗诉。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而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满意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要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时,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而根据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应做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不上诉,则一审判决书即视为生效。
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时,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不服时,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的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当事人收到的是判决书并不满意一审判决书的内容,则应在收到一审判决书之日起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内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收到的是一审裁定书并不满意裁定书的内容,则应在收到一审裁定书之日起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天内提起上诉。
一审裁判文书过了上诉期后的第二天即为一审裁判文书的生效日期。
刑事案件中的裁定和判决,阐述了两者在解决案件中的不同作用。裁定既解决实体问题也解决程序问题,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现,并有多个法律效力;而判决只解决实体问题,以书面形式表现,且只有一个法律效力。当事人对一审裁定和判决不服时,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也有所不同
被害人不服一审判决时的抗诉处理流程。被害人可向检察院提出抗诉,如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量刑过轻,可要求法院纠正。对于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不服的,被害人可上诉。选择律师时,应选领域对口、经验丰富、有深入研究的律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根据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如果无法确定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和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或者双方在赔偿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抵押权在查封后设定存在瑕疵。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非营利法人的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以及其他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均不得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