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炸罪的立案标准是,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了爆炸行为,并且这种行为足以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不需要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对于犯此罪的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即年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可以是过于自信导致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到其引起爆炸的行为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严重后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也可以是疏忽大意导致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其爆炸行为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从而导致了这种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根据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数额。如果无法确定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和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或者双方在赔偿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抵押权在查封后设定存在瑕疵。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非营利法人的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以及其他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均不得抵押。
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的规定,如果过失引起火灾并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应该立案追诉:1)过失引起火灾导致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2)过失引起火灾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
过失爆炸罪是指过失地引发爆炸物,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立案标准是必须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毁损。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区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