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放弃治疗是否算遗弃罪

放弃治疗是否算遗弃罪

时间:2023-05-22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1463
放弃治疗是否算遗弃罪要看是否满足其构成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犯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关于放弃治疗是否算遗弃罪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放弃治疗是否构成遗弃罪

一、遗弃罪的构成要件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要件、客体和客观要件。

1. 犯罪主体

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备抚养能力的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包括:

  • 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 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 父母、外祖父母对于已经死亡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 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已经死亡或无力扶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 姐对于已经死亡或无力扶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2. 犯罪主观要件

遗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多种多样,例如将年老者视为累赘而遗弃,以离婚为借口不给予子女抚养,为了创造再婚条件而遗弃子女,或者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配偶等。

3. 犯罪客体

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只有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才构成遗弃罪的客体。

4. 犯罪客观要件

遗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且行为情节恶劣。只有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遗弃行为才构成犯罪。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

二、法律依据

遗弃罪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和第十四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的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构成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处罚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处罚。犯此罪者,根据不同情节,可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包括卑劣动机杀人、极端残酷手段杀人、特定对象杀人等。而情节较轻则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等情况。此外,对于受嘱托杀人、帮助自杀和生母溺婴等也有相应的法律

  • 送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探讨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 遗弃罪刑事自诉状

    刑事自诉状的写作方式,包括自诉人和被告人的基本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来源。自诉状需详细列明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并附上法律依据。自诉状需按被告人人数提交副本,用钢笔或毛笔书写。

  • 没有离婚的情况下离家出走是否构成遗弃行为
  • 遗弃罪先予执行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法规
  • 遗弃罪生孩子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