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怎么处罚
时间:2023-09-2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关于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法律规定和处罚
1. 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如果辩护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
根据同一法律条款,如果辩护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并且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 司法工作人员的处罚
如果司法工作人员犯前述两种罪行,将会被从重处罚。
妨害作证罪的主体
1. 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妨害作证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他刑事诉讼参与人,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 辩护人的定义
辩护人是指依法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为其行使辩护权的人。辩护人可以是律师、由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或亲友。
3. 诉讼代理人的定义
诉讼代理人是指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在公诉案件中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以及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还包括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伪证罪的量刑标准及定义
中国伪证罪的量刑标准及定义。伪证罪适用于刑事诉讼中,犯罪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重要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的行为,最高可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具有其特殊性,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中也有所体现,但其定义与量刑标准因各国法律而异。
-
刑法中的伪证罪
我国刑法中的伪证罪,详细阐述了证人、鉴定人等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等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处罚。同时,也介绍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相关罪行,强调只有在故意伪造证据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无意失实不属于伪造证据的范畴。
-
伪证罪的刑罚
伪证罪的刑罚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等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的对象是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客体要件限于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
-
伪证罪的管辖问题
伪证罪的管辖问题。伪证罪的管辖以犯罪地法院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为辅。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被告人居住地包括户籍地和经常居住地。同时,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对于伪证罪的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刑
-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
-
八级伤残40万私了行吗
-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