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儿童罪指的是拐骗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使其脱离家庭或监护人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拐骗儿童罪的个体将面临以下刑罚:
(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量刑时,对于以下情况,应从重处罚:
1)多次拐骗儿童的个体;
2)对被拐骗儿童有虐待情节的个体;
3)对被拐骗儿童造成严重身心损害的个体;
4)对被拐骗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造成严重后果,导致其忧虑成疾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个体。
拐骗儿童罪的法益保护对象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与身体安全,而非监护权。因此,监护人可以成为本罪的共犯。
拐骗行为主要表现为蒙骗、利诱,并将儿童偷走、抢走。具体表现如下:
(1)针对儿童实施拐骗行为,如欺骗儿童并将其带走;
(2)针对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实施拐骗行为,如欺骗儿童的父母,使其将儿童交给行为人。
从收买者、拐骗者、拐卖者处拐骗儿童的行为都构成拐骗儿童罪。
拐骗儿童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不需要或无法证明具有出卖或勒索财物等目的。如果能够证明其以出卖为目的拐骗儿童,则构成拐卖儿童罪;如果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并以暴力、胁迫等手段控制儿童作为人质,则构成绑架罪。
(1)如果拐骗儿童的行为本身导致儿童受伤,属于想象竞合犯。
(2)如果个体以抚养为目的偷盗或拐骗儿童,之后将其出卖,则应以拐卖儿童罪论处。这是因为个体实施了两个独立的行为,侵犯了两个不同的法益。因此,根据刑法理论主流观点,如果拐骗儿童后出现出卖或勒赎目的,并进一步出卖儿童或以暴力、胁迫等手段控制儿童并勒索钱财,则应分别认定为拐卖儿童罪或绑架罪,并与拐骗儿童罪一并处罚。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在生活中,有很多拐卖妇女儿童的情况都是出现一些所谓朋友之间的。但由于一些情况使的犯罪行为没有实施成功,也就是法律上所说的未遂,那么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罪未遂的量刑标准呢? 7、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拐卖妇女、
人口拐卖问题,一直都是我们中国很难解决的病症之一,也是我国严厉打击的一种犯罪,那么,拐卖妇女儿童罪是如何定罪量刑的呢? 1、一般情形下,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