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抗诉是指当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时,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不服时,有权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根据该法第二百三十条的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计算起始日为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行为人需要达到的年龄才能够承担刑事责任。具体规定如下:十六周岁以上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但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根据前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对未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态度。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是履行职责的方式,法院应按照司法程序处理,除非有渎职行为。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款,明确了抗诉的提出、程序、期限及提交方式等,并规定上级检察院可撤回不适当的抗诉。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法院超过审理期限未判决的处理方式。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向上一级法院或检察机关申请司法监督程序。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如有特殊情况可延长,但须经相关领导批准。当事人可在特定情况下向检察机关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如被驳回再审申请、法院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