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工死亡后对尸体的处理
根据山东省革命委员会1975年4月14日鲁*发〔1975〕47号文批复的《济南市革命委员会对需要强行火化的尸体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对于因交通、工伤、医疗、纠纷等事故死亡的尸体,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查和验明死亡原因后,应立即通知其家属在3至5日内进行火化。如果超过期限不处理或者家属无理取闹,当地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强制火化的决定,并通知火葬场进行火化。
对于死者的亲属抚恤金,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办理。任何无理要求都不得迁就,必要时,可以由法院进行裁决。
2、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
当企业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人员因病死亡或非因工死亡时,应按照500元的标准发放丧葬补助费。
3、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救济费
企业职工和离退休(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一次性救济费,其标准以本市上年度月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10个月计发。
(1)离休人员(含按劳人险〔1983〕3号办理建国前老工人退休的)死亡后,按照上述标准计发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费。如果低于青老字〔1988〕27号文的计发待遇,可以按照青老字〔1988〕27号文执行。
(2)如果按照《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一次性救济费高于10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仍然可以按照原规定执行。
(3)当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根据以下规定一次性支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如果只有1人供养直系亲属,支付死者本人工资的6个月;如果有2人供养直系亲属,支付死者本人工资的9个月;如果有3人或3人以上供养直系亲属,支付死者本人工资的12个月。
(4)职工死亡后个人账户的处理
当职工或离退休人员死亡时,应一次性支付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中个人缴费部分的累计本息余额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企业缴纳部分则并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供养直系亲属保险是指为保障劳动者供养直系亲属患病、受伤所必须的医疗费用及死亡后的丧葬费需要而设立的保险制度。
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者供养直系亲属患病或死亡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减轻劳动者的负担,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建立供养直系亲属保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1、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范围
根据山东省劳动局1979年4月3日〔79〕劳薪便字第11号《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人员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的范围是指其主要生活来源依靠退休工人供养的以下人员:
企业裁员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根据劳动法规定,补偿金通常一次性发放,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月工资高的劳动者也有相应的支付标准。合法裁员需遵循一定程序,包括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等,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裁员时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主要目标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商业类和公益类。同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
企业在裁员过程中的法律义务和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企业裁员需遵循《劳动法》规定,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符合特定情形。制定裁员方案需提前向职工说明并征求意见。裁员属于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应给予被裁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和医疗补助费有一定规定
公司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相关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其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有一定的职权,而重要的公司决策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做出。此外,国有独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有一定限制,并且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