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补偿 > 农村征地的程序有哪些

农村征地的程序有哪些

时间:2022-07-25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3053
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按照以下进行:首先,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其次,应当确认征地调查结果。最后,组织征地听证。关于农村征地的程序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农村征地程序及法律依据

一、农村征地的程序

农村征地工作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 1. 征地前通知: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应以书面形式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2. 2. 征地调查确认: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确保准确性和合法性。
  3. 3. 征地听证:组织征地听证,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二、法律依据

农村征地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根据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时,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予以公告和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在拟申请征收土地时,应进行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信息,至少公告三十日,听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征地补偿费用项目

1. 土地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是用地单位依法向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用于弥补因土地被征用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2. 青苗补偿费

青苗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种植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弥补因征地导致青苗毁损的损失。

3. 附着物补偿费

附着物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设施等)的合法权益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弥补因征地导致附着物损毁的损失。

4. 安置补助费

安置补助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地单位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安置因征地而失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征收行为未实施,征地批文失效

    关于土地征收行为的实施时间与征地批文失效的关系,以及相关征地工作程序的内容。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土地征收批文在两年内未实施征收行为将自动失效。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包括征地情况告知、征地调查确认、函告征地情况、征地听证告知和组织征地听证

  •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规定,包括确定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增加安置补助费以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补偿原则。

  • 树木补偿标准

    根据全国各地标准参考值,供农民征求意见参考的林木补偿标准如下: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至3600元;柞树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至6000元;红松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

  • 假冒他人专利和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与防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法律依据,征地鱼塘需要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金额为13.8万元,补偿包括鱼塘所占土地的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和鱼塘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

  • 企业是否有权利强制员工停薪休假?
  • 征地对荒地怎么补偿
  • 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标准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