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包括欺骗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私财物。根据犯罪的情节和数额的大小,诈骗罪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犯罪行为的数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犯罪行为的数额在一万元至十万元之间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罪行为的数额超过十万元的,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法律规定适用于构成诈骗罪的情况。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还有其他相关法律规定适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行为。
以救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或者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行为。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对于接近“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标准的诈骗行为,并具备以上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行为,将被认定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般情况下,仅仅是网贷逾期并不构成诈骗,但是逾期借款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在借款人通过欺骗手段骗取贷款,恶意借款不还,并符合诈骗的条件时,才可以认定为网络诈骗。如果仅仅是网贷逾期未归还,并不涉及诈骗。
以上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对于网贷逾期是否构成诈骗的解释。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犯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