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二审并不一定会比一审判的重。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刑事二审可能会比一审判的重。然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除非有新的犯罪事实或者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然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情况不受上述限制。
一般情况下,一审诉讼程序审结后的判决在上诉期间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而二审程序审结后的裁判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不能再提起上诉。然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是二审终审制的例外。
审判监督程序可以通过当事人的申诉或者检察院的抗诉等方式提起。当事人以申诉的方式启动审判监督程序需要满足时间要求。
一般情况下,二审意味着审判的终结和判决的生效。然而,如果一审和二审的案件确实存在错误并影响了公正的判决,当事人可以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这也是司法公正在程序方面的体现。
在刑事案件中,一审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后,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抗诉,被告人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上诉不加刑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提起上诉的情况,若是大检察院提起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则不受该原则限制。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访问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省高检对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抗诉时效问题。中国刑事审判实行二审终审制,检察院对二审判决很少提出抗诉,但如有重大错误证据,会依法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的区别在于受理案件性质和启动程序的不同。同时,文章也探讨了“以审判为中心”和“以侦查为中心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刑事诉讼法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如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免除处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起诉的定义和刑事案件的起诉流程,包括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此外,还提及了不同阶段的律师
检察院抗诉的两种形式: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并详细解释了它们的法律程序和时限。同时,文章还讨论了申请抗诉的必要性以及律师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和好处,包括处理杂务、答疑解惑、减少败诉风险等。总之,通过申请抗诉并寻求律师的帮助,可以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