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用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一旦夫妻关系解除,投保人失去了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并且不再具备投保人的资格。此时,投保人有权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并将退还的保单价值进行分割。至于保险金,受益人享有的权益是预期和不确定的,因此不应将其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1998年5月,魏女士的丈夫张先生为她投保了一份保额为20万元的人寿保险,年缴保费为4000元,受益人为张先生。2000年5月,二人离婚。在离婚后,魏女士继续持有该保单并支付保费,但保单上的投保人和受益人仍然是张先生。2001年5月,魏女士要求变更投保人和受益人,引发了关于该保单权益的争议。张先生认为该保单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变更投保人和受益人,魏女士应该补偿他一半的保费和保险金。双方因此将此事诉诸法院。
根据目前的保单情况,该保单的权益归投保人张先生所有。然而,由于其中一部分保费(即8000元)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缴纳的,这部分保费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如果不退保,作为投保人的张先生应向魏女士支付相当于已缴保费一半的补偿,即4000元。如果决定退保,双方应平分保单的现金价值。如果魏女士要求变更投保人,并经张先生同意并向保险公司申请,她可以成为该保单的投保人并享有已缴保费的权益,但她的前夫张先生有权从魏女士那里获得4000元的补偿。然而,魏女士在离异后支付的保费应视为她个人财产,张先生无权要求一半的补偿。
对于保单中载明的保险金,在保单有效期间,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单的受益人仍然是张先生,因此该笔保险金归张先生所有。如果在保险事故发生前,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已经申请变更受益人,那么该笔保险金将归变更后的受益人享有。
夫妻离异后房产的分割方式。婚前房产的分割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涉及婚前个人财产购房、父母资助购房等情形,离婚时房产归属和补偿方式有法可依。婚后房产的分割则依据婚后双方父母资助购房、按揭购房等情形进行分割,同时需要注意保留个人财产的证据。
夫妻离婚案中婚前购房归属问题。法院认为,男方婚前购买的房产虽在婚后办理房产证,但仍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依据婚姻法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不因婚姻关系延续而转化为共同财产,除非另有约定。
保险业的保单分类,介绍了S.G.保单、ITC保单、ICC保单、大保单、小保单以及预约保单等六种保单类型。其中,S.G.保单因与实际航运不符已废止;大保单是最正式的保险单据形式,国际贸易中使用广泛;小保单是简化的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预约保单则用于
离婚协议书的相关内容。离婚协议书在民政局登记备案后具有长期有效性,只要双方未变更协议,就一直有效。协议书的生效需以书面形式存在,经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过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离婚协议书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必须明确记载双方真实意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