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刑事案件的先立案后调查原则
通常情况下,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是先立案后调查。涉嫌刑事犯罪的当事人,如果满足法定的立案条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或公诉案件立案侦查。对于一般的刑事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需要由公安机关立案。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应根据管辖范围立案侦查。根据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不予立案,并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不服,可申请复议。
不可以。
1. 公诉案件不得调解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部分自诉案件才可以进行调解,而公诉案件一律不得调解。经济犯罪往往属于公诉案件。
2. 自诉案件的调解可能性
人民法院在审理自诉案件时,有权对双方进行调解。
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到手心律师网。
当事人对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处理不服的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如申诉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办案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审查立案材料时需坚持实事求是,判明真实性和可靠性,明确问题性质并抓住主要问题和基本事实。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
立案的概念、流程及相关法律依据。立案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文章以一个租房纠纷案例为载体,解析了立案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存在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两个方面。同时,引用了相关
检察院在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如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沟通。沟通期间不得停止侦查,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检察院。根据案情不同,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检察院自己立案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