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行为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的,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法院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此,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指通讯设备遭受破坏导致失去原有功能,从而导致公共广播无法正常进行,使得不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无法正常收听、收看广播,并且可能引发其他严重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若属于过失犯罪,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从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行侵犯的对象是传播和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而被侵犯的对象则是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和公用电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主要包括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台和站,以及发送、传播新闻和视听信息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等。公用电信设施主要包括用于社会公用事业的通信设施、设备以及其他公用的通信设施、设备,如无线电发报设施、设备,电话交换台和站,无线电通讯网络等。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包括主动行为和不作为。然而,只有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上述破坏行为才能构成该罪行。而在主观方面,犯罪行为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对于犯罪行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访问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毒品运输途中的犯罪行为在刑法中的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毒品在运输途中的哪个阶段,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属于犯罪行为,并需追究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犯罪行为的处罚规定,包括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
滥用职权罪和徇私舞弊罪的性质和刑罚。滥用职权罪是刑事犯罪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滥用职权导致重大损失,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徇私舞弊罪同样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相应处罚。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法律进行具体
投毒送医院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和规定,犯罪中止需满足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条件。投毒送医院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因此不构成犯罪中止,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追究。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犯罪行为状态,包括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等。犯罪未遂指因外部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结果,犯罪中止则是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于犯罪中止,法律规定免除或减轻处罚;对于犯罪未遂,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