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违规发放低保金是否是滥用职权

违规发放低保金是否是滥用职权

时间:2022-08-08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7102
违规发放低保金一般是滥用职权。违规发放最低收入保障金的,如果造成国家财产损失的,是有可能构成滥用职权行为的,情节严重的就可能会构成滥用职权罪。关于违规发放低保金是否是滥用职权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违规发放低保金是否构成滥用职权行为

一、滥用职权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1. 违规发放低保金一般可以认定为滥用职权行为。如果违规发放最低收入保障金导致国家财产损失,有可能构成滥用职权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

2. 滥用职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行为人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

(3)行为结果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二、滥用职权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

1. 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 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低保资金的发放标准及管理

一、低保资金的来源和筹集方式

1. 低保资金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县(市区)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2. 县(市区)财政通过预算安排专项资金、争取省级支持等方式筹集资金。

3. 根据县市区低保工作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贫困人口数、贫困程度、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对各乡镇给予适当补助。

二、低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 县(市区)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下设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分户(以下简称低保专户),并设立相应的科目及明细分类账。

2. 低保专户用于转账,不得提取现金。

3. 财政部门应根据预算批复文件,及时将本级预算安排、上级财政下拨的低保资金划入低保专户。

4. 社会捐赠的低保资金也要全部转入低保专户。

5. 低保专户年终如有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总结

违规发放低保金可能构成滥用职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的工作人员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低保资金的发放标准由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并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筹集方式进行资金安排。低保资金由专户管理,用于转账目的,不得提取现金。财政部门应及时将低保资金划入专户,并确保社会捐赠的资金也纳入管理。希望本文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咨询,请点击下方按钮或访问相关法律咨询网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滥用职权罪的性质和刑罚

    滥用职权罪和徇私舞弊罪的性质和刑罚。滥用职权罪是刑事犯罪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滥用职权导致重大损失,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徇私舞弊罪同样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相应处罚。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法律进行具体

  •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监察委有权管辖的范围之内的。监察委作为监察机关,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包括滥用职权行为。监察委有权对滥用职权行为进行调查、审查和追究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

  • 滥用职权罪的刑罚

    滥用职权罪的刑罚规定。普通情况下,犯滥用职权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涉及徇私舞弊,刑罚更重,最高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重大损失者将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量刑。

  •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罪行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社会团体成员若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中滥用职权造成损失,也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 玩忽职守的刑事责任
  • 水务站长的滥用职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 食品监管渎职罪怎样量刑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