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刑事责任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情节严重,刑期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实施非法出租、出借枪支行为并不构成犯罪,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会构成该罪名。
法律依据
该罪名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根据该条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情节严重,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对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同的处罚。对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同样将受到前述条款的处罚。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条款进行处罚。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涉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对枪支实行严格的管制,其中包括配备制度和配置制度。公务用枪必须经过配备,而民用枪支则需要进行配置。同时,法律严格规定了能够配备公务用枪和配置民用枪支的人员或单位的范围和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出租、出借枪支。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对枪支的正常管理制度,还导致枪支流散社会,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公共安全和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枪支,包括公务用枪和民用枪支。
客观要件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将个人和单位的合法用枪出租、出借给他人,并由此造成严重后果。对于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若将枪支用作借债质押物,将被认定为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
主体要件
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犯罪主体为合法配枪的个人和单位。若个人或单位没有合法配枪资格,则无法构成该罪名。合法配有枪支的人员和单位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教所及其人民警察、人民检察院及其司法警察、负有侦破案件责任的检察人员、人民法院及其司法警察、海关缉私人员、国家重要的科研、仓储、金融、军工等专职守护和押运人员等。合法配有民用枪支的个人和单位包括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的体育射击运动用枪的单位和个人、射击运动业营业性射击场用枪、狩猎人员用枪以及野生动物饲养、抓捕单位配备的麻醉枪等。
主观要件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行为人明知禁止出租、出借枪支和弹药,却故意将其出租、出借给他人。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其他问题,可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