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 > 贪污罪处罚标准细分为什么

贪污罪处罚标准细分为什么

时间:2022-11-02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0217
贪污罪的处罚标准细分是:数额较大或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关于贪污罪处罚标准细分为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贪污罪处罚标准细分为什么

1、贪污罪的处罚标准细分是:数额较大或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二、贪污罪的量刑标准具体是怎样的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数额较大的认定: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

(2)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较重情节:

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2、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 数额巨大的认定:二十万以上不满三百万元

(2) 严重情节:贪污数额在十万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有上述认定的较重情节的行为的,认定为严重情节。

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三百万元以上

(2)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贪污数额在一百五十万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有上述认定的较重情节的行为的,认定为特别严重情节。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相关标签: 贪污罪有哪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 单位分钱是否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的历史背景、我国新刑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以及单位分钱是否构成贪污罪的问题。根据新刑法规定,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单位分钱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构成贪污罪,但通常只有单位中的公务人员才可能涉及

  • 贪污受贿罪涉案款全交能减刑吗

    贪污受贿罪涉案款全交是否能减刑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如能全部上交赃款,可以依法获得减刑。但减刑幅度需视犯罪情节而定。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可能判处死刑,但如有自首、退赃等情节,可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贪污罪既遂和未遂的认定标

  • 贪污受贿两重罪是否可判缓刑

    贪污受贿两罪在特定条件下可判缓刑的可能性。根据《刑法》的规定,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等条件时可以判缓刑。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贪污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分为几种情况,并对于多次贪污和特定情形下的处理进行了说明。

  • 如何正确理解终身监禁
  • 侵占罪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