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设立与登记
第三章组织形式与注册资本
第四章出资方式
第五章董事会与经营管理机构
第六章引进技术
第七章场地使用权及其费用
第八章购买与销售
第九章税务
第十章外汇管理
第十一章财务与会计
第十二章职工
第十三章工会
第十四章期限、解散与清算
第十五章争议的解决
第十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顺利实施,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依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是中国的法人,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第三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营企业,应当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鼓励、允许、限制或者禁止设立合营企业的行业,按照国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
第四条申请设立合营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有损中国主权的;
(二)违反中国法律的;
(三)不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
(四)造成环境污染的;
(五)签订的协议、合同、章程显属不公平,损害合营一方权益的。
第五条在中国法律、法规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合营企业有权自主地进行经营管理。各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二章设立与登记
第六条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营企业,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审查批准。批准后,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给批准证书。
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一)投资总额在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审批权限以内,中国合营者的资金来源已经落实的;
(二)不需要国家增拨原材料,不影响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外贸出口配额等方面的全国平衡的。
依照前款批准设立的合营企业,应当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备案。
私营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流程以及内资公司转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操作步骤。改制流程包括制订改制方案、职工大会决议等步骤。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则需要股东会决议、签订意向书、项目建议书审批等步骤。最终领取相应的营业执照。
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定义的其他组织的范围,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形式,以及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法人的分支机构等。此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乡镇企业和街道企业
外资企业设立申请的程序和具体要求的文件内容。申请程序包括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章程等文件的提交,以及涉及的法律证明和资信证明文件的准备。此外,还包括与地方政府沟通获得支持的书面答复,以及外资企业设立后需要进口的物资清单等。申请程序要求文件语言、外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电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推动资源共享和促进公平竞争。具体实施意见包括鼓励民间资本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接入网业务、网络托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等,并保障措施的落实,如推动电信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