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外商投资企业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

时间:2023-11-1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535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口汽车管理办法

一、规范管理办法的制定目的

为了改进和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口汽车的管理,特制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口汽车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包括设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三、定义

本办法所指企业自用进口汽车包括小轿车、越野车及客车。

四、资金总额和配车标准

企业自用进口汽车所需资金总额,按海关完税价格计算,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15%。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配车标准如下:- 外方出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4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2辆。- 外方出资额在500万美元及以上、1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6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3辆。- 外方出资额在1000万美元及以上、3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8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4辆。- 外方出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10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5辆。

五、进口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各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每年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规定的配车标准编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汽车进口计划,报外经贸部审核汇总纳入年度机电产品进口配额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外经贸部下达给各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执行。

六、审批管理

各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外经贸部下达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汽车进口计划及本管理办法所规定的配车标准审批管理,不得超标准审批。

七、进口许可证

企业凭外经贸部或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出具的汽车进口配额批准文件向发证机关申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进口许可证验放。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

企业因特殊原因,需进口汽车、小轿车数量超过本管理办法所规定的配车标准的,应通过所在地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报外经贸部核准。外经贸部核准后,企业凭所在地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出具的进口配额批准文件向发证机关申领进口许可证。

九、其他情况

境外常设驻华机构及人员、三资企业外方常驻人员、外国专家进口的汽车仍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

十、关于购买国产汽车

1996年3月31日前依法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汽车,可按有关规定继续享受关税优惠政策,购买的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应合并计算在上述配车标准之内。

十一、解释权和执行时间

本管理办法由外经贸部负责解释,此前凡与本管理办法不一致的有关规定,均以本管理办法为准。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件:企业自用进口汽车商品目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海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海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管理规定。该规定旨在加强中外合资、合作及外资企业的劳动管理,保障投资者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实施机构、企业自主权、用工报备、招聘特殊工种、招聘在职职工、未成年人和学生招聘的限制、试用期或培训期、劳动合同等方面,并

  • 苏州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条例

    苏州市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保障其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管理机构和职责,包括市外经贸委及县级市、区对外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外商投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

  • 反倾销案件的管辖法院

    由于当时我国未出台反倾销条例,利用反倾销法律武器维护产业合法权益尚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当时未采取法律行动。1997年12月10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决定对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的新闻纸反倾销正式立案调查。这是国内产业第一次运用反倾销法律手段主张自己的

  • 外资公司合并审批程序

    文件依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二○○一年第8 号按照上述文件规定,逐一准备相关资料。目前,商务局、工商局都按照这个文件的规定执行。审核重点:章程1、如是国资控股企业,需先取得国资委的批文,批文中

  •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对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者权益对外抵押问题
  • 外资企业办理增资减资手续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