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外商投资企业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

时间:2023-11-17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535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口汽车管理办法

一、规范管理办法的制定目的

为了改进和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口汽车的管理,特制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口汽车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包括设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三、定义

本办法所指企业自用进口汽车包括小轿车、越野车及客车。

四、资金总额和配车标准

企业自用进口汽车所需资金总额,按海关完税价格计算,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15%。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配车标准如下:- 外方出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4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2辆。- 外方出资额在500万美元及以上、1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6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3辆。- 外方出资额在1000万美元及以上、3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8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4辆。- 外方出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内累计可进口不超过10辆汽车,其中小轿车不超过5辆。

五、进口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各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每年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规定的配车标准编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汽车进口计划,报外经贸部审核汇总纳入年度机电产品进口配额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外经贸部下达给各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执行。

六、审批管理

各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外经贸部下达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汽车进口计划及本管理办法所规定的配车标准审批管理,不得超标准审批。

七、进口许可证

企业凭外经贸部或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出具的汽车进口配额批准文件向发证机关申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进口许可证验放。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

企业因特殊原因,需进口汽车、小轿车数量超过本管理办法所规定的配车标准的,应通过所在地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报外经贸部核准。外经贸部核准后,企业凭所在地省级外经贸外资管理部门出具的进口配额批准文件向发证机关申领进口许可证。

九、其他情况

境外常设驻华机构及人员、三资企业外方常驻人员、外国专家进口的汽车仍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

十、关于购买国产汽车

1996年3月31日前依法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汽车,可按有关规定继续享受关税优惠政策,购买的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应合并计算在上述配车标准之内。

十一、解释权和执行时间

本管理办法由外经贸部负责解释,此前凡与本管理办法不一致的有关规定,均以本管理办法为准。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件:企业自用进口汽车商品目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的主要内容。该条例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地位、职责、适用范围以及工会会员的资格等。工会可代表职工就劳动相关事项与企业协商谈判,订立集体合同,并依法指导、帮助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监督合同执行。条例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

  • 外商独资企业设立许可办理流程

    外商独资企业设立许可的办理流程。申请人需通过网上平台申请并在市外经贸局办事大厅提交材料。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审批、报省外经贸厅发证核准和办结。申请人需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并提供一系列相关材料。房地产项目还需提供额外文件。

  • 山东枣庄市地税局市中分局优化税收管理服务,提升办税效能

    山东枣庄市地税局市中分局如何优化税收管理服务,提升办税效能。通过打造“全职能”服务窗口,开展“跟进式”政策解读和加强宣传,提供“换位型”告知服务,实施“人本化”预约服务等方式,降低纳税人办税负担,提高办税效率,受到广泛好评。实现了税收管理质效和纳税人

  •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法律程序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法律程序及其限制条件。股权变更不得导致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变为外商独资,且中方控股的产业不得被外方股东控股或主导。操作程序包括办理条件、提交材料、领取批复和证书、办理手续等步骤,具体材料目录也有所列举。整体办理期限为10个工作日,

  • 增资扩股的注意事项
  • 反倾销案件的管辖法院
  • 外资公司合并审批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