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档案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筹建以来的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本企业以及对国家、社会具有利用、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不同载体形式)。
外商投资企业档案属企业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企业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
外商投资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是国家全部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本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本企业的档案,并对本企业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加强对其档案工作的领导,把企业档案工作列入企业管理计划,并确定管理档案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本企业的档案工作。负责管理档案的人员应具备档案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各级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本级行政区域内或本系统、本行业的下属外商投资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承担有关服务工作。
外商投资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1.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的申请、审批、登记以及终止、解散后清算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章程及投资各方签订的合资、合作合同);2. 董事会或联合管理机构形成的文件材料;3. 财务、会计及其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4. 劳动工资、人事、法律事务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5. 经营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6. 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7. 产品生产方面的文件材料;8. 仪器、设备方面的文件材料;9. 基本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10. 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引进、技术转让方面的文件材料;11. 教育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12. 情报信息方面的文件材料;13. 中共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文件材料;14. 其他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外商投资企业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原则上由本部门负责立卷和归档,按本企业的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或指定的部门移交,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外商投资企业所形成的档案参照国家标准、规范和国际先进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和整理。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有库房和必要的设施及保护设备保管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暂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条件的企业可以委托主管部门或当地国家档案馆代为保管。档案代管单位必须保障代管档案的安全,做好代管档案的所有者利用档案的各项服务工作。
外商投资企业应根据档案的实际价值和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具有长远查考利用及研究价值的档案永久保存;在一定时期内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长期或短期保存;凡是介于两种保管期限之间的档案,其保管期限以长期为准。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结算问题的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后的结算问题。规定指出,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商品的结算需扣除代理费用后汇入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账户。对于产品由外贸公司收购再出口的结算,可以使用人民币或经批准后使用外币计价结算。外商投资企业在没有外汇额度收
私营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流程以及内资公司转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操作步骤。改制流程包括制订改制方案、职工大会决议等步骤。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则需要股东会决议、签订意向书、项目建议书审批等步骤。最终领取相应的营业执照。
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原则,包括会计核算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等。还详细说明了记账与账簿的相关内容。
苏州市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保障其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明确了管理机构和职责,包括市外经贸委及县级市、区对外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外商投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