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新刑法对招摇撞骗罪的处罚标准

新刑法对招摇撞骗罪的处罚标准

时间:2023-03-0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5777
新《刑法》对招摇撞骗罪的处罚标准为: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关于新刑法对招摇撞骗罪的处罚标准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新刑法对招摇撞骗罪的处罚标准

1、新《刑法》对招摇撞骗罪的处罚标准为: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4、法律依据:

二、招摇撞骗罪有罚金

1、如果触犯了招摇撞骗罪不会收取罚金。如果招摇撞骗的金额巨大,会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犯罪性质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犯罪性质。该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犯罪,目的是谋取非法利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行为,包括冒充行为及招摇撞骗的行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并存在

  •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冒充警察执法行为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主观方面,此行为必须出于故意,且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如物质利益或政治荣誉等。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进行诈骗。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根据情节轻重,冒充警察行为

  • 招摇撞骗罪的故意性质

    招摇撞骗罪的故意性质,该罪行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目的是谋取非法利益,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利益。但超出骗的范畴,如抢劫、强奸等更严重的犯罪行为,应以相应罪名处罚。冒充行为若仅出于虚荣心或其他简单目的,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 招摇撞骗罪是指什么

    招摇撞骗罪的定义、特点和相关法律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获取不当及非法权益,假冒国家机关职位权限或官方职衔,危害国家机关信誉及其正常运行的犯罪行为。该罪名属于行为犯,涉及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和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不同情况,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 招摇撞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 招摇撞骗罪请律师辩护大约多少钱
  • 招摇撞骗罪是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