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1. 主体不同: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或者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不同:单位受贿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在个人意志支配下,为谋取私利而进行的。如果是单位成员假借单位名义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并占为己有,则应按受贿罪处理。
3. 客观方面不同:受贿罪中,无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索取他人财物即可构成受贿罪;而单位受贿罪中,无论是索取他人财物还是非法收受他人财物,都必须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
4. 单位受贿罪中要求具有“情节严重”的行为,且该“情节严重”是构成单位受贿罪的必要条件,而受贿罪的定罪中没有该情节的要求。
二、单位受贿罪的认定
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能构成单位受贿罪,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侵害的客体也就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单位受贿罪的认定一方面是要明确犯罪主体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定义,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等,并进一步详述了财产性利益的具体内容。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单位受贿罪与个人受贿罪的主体及处罚原则的区别。在单位犯罪方面,文章介绍了两罚制与单罚制的不同规定。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受贿罪刑满释放后是否能够就职于单位的规定。刑满释放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在私营企业单位工作,但不能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同时,报考公务员需满足相关资格条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